5月24日,2023环印度洋地区国际大通道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研讨会在学校召开,民革云南省委、云南省郑和研究会、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小马国炬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省行为科学学会、长水教育集团、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等有关单位领导、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
参会人员实地调研了学校的郑和文化长廊、郑和文化广场、郑和水运大楼、航空大楼、宝马实训基地、澜湄流域国家船员培训考试中心,学校校长杨经元介绍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情况。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学校在职业教育的多个领域都实现了跨越性发展,希望学校继续立足交通,为云南交通强省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研讨会上,民革云南省委副厅级领导金昊致辞,希望各专家学者对民革的调研课题提出宝贵意见,民革将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为国为民的作用。云南省郑和研究会副会长肖宪表示,云南省郑和研究会将会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合作,使郑和研究既能走得更远,也能越走越宽。学校校长杨经元以“职业教育促进中缅陆水联运”为主题,讲述了开发中缅陆水联运的重要性,并提出要进一步做好中缅陆水联运,首先要做到职教先行、人才先行,在中缅职业教育中要做到“三通”和“三同”,即文化相通、语言相通、技术相通和区域相同、利益相同、发展相同。职业教育走出去才能落到实处,对双方的职教发展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专家学者们围绕郑和精神的当代价值及现实意义、郑和先辈与伊洛瓦底江朝觐之路、马帮精神激励企业参与云南物流产业发展、从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看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联合国南南合作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启示、亚洲开发银行推动缅甸参与区域交通物流发展等主题,进行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
原省航务管理局局长乔新民作总结,他表示当前是环印度洋地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运事业的蓬勃发展期,中缅通道发展前景广阔,中缅对伊洛瓦底江建设将会是中缅交通建设的先行者,做好伊洛瓦底江建设将标志着中缅交通发展进入快车道。他指出,做好云南水运向南亚东南亚辐射的事业,要传承郑和精神,积极发挥云南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教育优势等,实现云南水运事业迈上新台阶。
会后,云南省郑和研究会与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签署智库合作协议,民革云南省委组织召开了“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国际运输通道建设运营研究”调研座谈会。(宣传部 符泽云)

实地调研学校教学实训基地


专家学者们进行发言



合影留念

云南省郑和研究会与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签署智库合作协议